深圳市沃丹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755-28068685
手机:13631736563 胡先生
手机:18688817168 胡先生
公司: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华南大道1号华南国际化工区
这几日上海行业盛会,不过都是老面孔,企业也还是那么多,除了个别新品牌用来抓眼球以外,总的来说,没有发现特别之处。对我们这些老家伙们来说早已经习以为常,这些大忽悠们,每年都一定要忽悠一帮人进入这个领域。
但本次会展,总体规模还是可以的,该见的也都见到了,该拿的也拿了,该吃的也吃了;所以,说说感想。
生机勃发
中国的润滑油行业发展整体呈现出一派生机的样子,今年咱们受到点挑战,化工领域中美贸易战导致小部分添加剂有点影响;工业整体规模下降,用油需求下滑;四季度车市低迷,今年全年车市涨幅担忧。但总体看,这都不算啥大事,行业内还是以积极向上的思想为主流,这说明,行业应对未来的变数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至少不用特别担心饭碗的问题。从参展商们的感觉就能觉察出来,不论是大家的朋友圈、还是来参展的热情度、还是现场展示的样品等,都让人觉得润滑油还能大干三十年的样子;尤其是现在还是进博会的当口,咱们还能吸引这么大的人气,和隔壁的轨道展与船舶展比起来,我们还是小有成就感的,虽然我很喜欢隔壁展示的复兴号大模型。
都是高大上的企业了
这次的展商也都很用心(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短),尤其值得点名的是那些大的贸易商,过去,咱们只看那些大的油公司、剂公司、化工公司,但现在随着国内市场规模的越来越大,更多的贸易商参与到了行业的服务领域,他们支撑着数量非常多的中小企业的产品原材料需求,是搭起化工巨头和零售终端的纽带,本次他们的展台也都设计的很漂亮,规模和档次也都上来了,距离高大上就差一步了,这也从侧面说明,中国的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化工巨头们最关注的市场,是谁也不能失去的重要市场,也说明咱们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了,如果把这点和中美贸易结合起来,大家就会发现,我们可以离开美国,但美国真的离不开中国,各位同行们,点赞!
水基太多,向油努力
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水基的原料过多,而油基的原料过少,不管是化工公司、还是贸易商,大家似乎对水的添加剂关注的过了,虽说水的添加剂确实复杂些、需求多样化一些,但要知道,未来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油的剂才是长期的中国品牌。不能因为困难就畏首畏尾,不能因为没有利润就放弃,只有勇于突破、敢于攀登才能真正成为大市场的领导者。
展出的内容还是非常多的,各类原材料也极大地丰富,但,我边走就在边想,目前,不论添加剂还是基础油,国内都有如此多样化的产品,有些是国内品牌,有些是国外品牌,但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拥有这么好的资源的条件下,为什么我们还做不出一个强大的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呢?十年前,如果有人说,因为我没好的原料所以做不出好的东西来,我还真信;但现在,不同了,本次会议期间正是上海第一届进口博览会的召开日期,国外的生意人基本上都拿出他们的好东西来到中国了,在咱们这个领域也同样如此,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全部采用进口原料,但为啥我们没在润滑油领域看到出色的自主品牌呢?或者说,机油领域的“小米”在哪里?
有人说,润滑油是快销品,得靠品牌影响力,咱们中国品牌的影响力不行,我想这方面确实有影响,但品牌也是信誉、质量和历史沉淀以及大量长期的资金投入砸出来的,咱们确实有短处,但我想这也并不是问题,在传播媒介日益快速的今天,只要营销得当,一日之内,天下尽知貌似也不算难事。
有人说,中国品牌质量不行,这个也很搞笑,如果原材料的质量都可以得到保证,我不觉得一个物理变化的调和过程会有多高的技术含量,而且,做过金属加工的朋友们都知道,很多的产品都是在应用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调整,而并非一成不变。所以,随着大家对产品了解的深入,我不认为国内的润滑油液产品质量会低到哪里去,也不觉得国外的东西就比咱们好多少。再举个例子,如润滑脂,这个领域国内产品质量非常好,性价比很高,因此很受国外客户的欣赏从而出口量巨大。
还有人说,中国市场都是低端市场、客户对价格太敏感、对产品服务溢价不看重、市场竞争太强(竞争对手太多)、市场套路太深(各种营销忽悠方式太多)、各种钻政府的洞。诚然,国内市场确实有特殊性,而且其特殊性远不是其它任何市场能比拟的,但请大家想想,难道小米的竞争对手就从来没遇到过这些情况吗?我个人觉得,只要在中国做生意,就一定会遇到这些所有的事。而且,我们都无法改变市场、改变同行,唯一能做的只是改变自己。
在N3展馆的2层,望着底下密密麻麻的各家展商,我就在想,这些上下游企业提供的原材料基本上能覆盖全部润滑油领域的99%的产品,但,唯一缺少的那个就是代表着行业形象的国家级的民族润滑油企业。润滑油并非石油领域的重要产品、也不是机械领域的核心支柱、更没有精细化工领域的前沿技术,但就是这么个简单的应用,似乎一直就缺少那么个企业。
黑土瞎说了半天,似乎都是废话。那你认为为什么咱们行业没有小米呢?
好吧,抛砖引玉;不想成为太监贴。就随便胡咧咧几句:错的还请各位同行补充,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或许我们不需要被框架框死,老外一定不喜欢吃豆浆油条,而国人就有这份喜好,因此得用心重新定义需求。有人说,那OEM都被老外框死了,你还能跳到外面去?恩,这就是我们和小米的差异,因为零售电器的终端用户是所有人,没有OEM,但我们是要考虑OEM的,这就是框架,OEM本身也被绑架。但这并非问题的根本,可以从其它的路数先突破,最后再影响OEM。初期所有人也是不看好IOS这烂系统的。
像干IT一样去做润滑油,也许不用5年,我们就走到世界前沿了;有人说,电器和我们不一样,但仔细想想,有时候也没啥不同,尤其是“小米”的那些电器。他们零部件很多,咱们原材料也不少,如何用起来,看水平了,大不了吃几次亏。
行业内确实缺少领袖气质的企业,上游基础油以及化工供应商和添加剂技术领域发展的瓶颈也严重阻碍了有“小米”企业的诞生。但,我个人坚持认为,产品的同质化依然是造成下游市场激烈竞争的本质,产品真正的“技术创新”基本没有,这才是致命问题,从没看到哪个润滑油企业的技术负责人能真正的在新品发布会上说出有特色的技术亮点来。但“小米”发布会却经常看见。
说起来,可能还会有几十个原因导致行业内无法出现类似“小米”类的企业,但未来会不会有呢?让我们翘首以待吧,至少我个人是非常希望看到这样的企业,突破传统,用于挑战!
您的意见呢?期待各位的高见!